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井冈山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期次:第319期    作者:文 / 郝贝贝 图 / 葛德智 李明   查看:99





    【编者按】 为庆祝建党 96 周年,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8 月 13 日至 17 日,安庆师范大学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骨干教育培训活动。2014 级汉语言文学 3 班郝贝贝学员记录了她参加此次培训班的经历和感悟,特此刊发。

千里行军:挺进井冈山
    8 月 13 日, 我校 47 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 4 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历经十个小时车程,跨越安徽、湖北、江西三省,终于到达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雨后的井冈山安静却难掩热烈,放眼望去,革命的山飘着红色的旗,红色的旗映着革命的花,革命的花见证了 90年前的血雨腥风与 90 年后的安定祥和。 而我们作为 90 年后的新青年, 也正式开始了 5 天的关于“信仰”和“初心”的学习、研讨与体验。

青山忠骨:祭奠革命英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得知长子毛岸英去世时引用的一句诗, 而这句诗也适用于每一位牺牲的红军战士。 在井冈山烈士陵园和小井红军医院,在一座类似于无字碑的烈士墓前,基地老师向我们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往事。 我们敬佩于这些忠魂为大我、大家牺牲小我、小家的革命信仰,不禁深思:自己生长在新中国和平的环境中,是否还保留着这种信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在一次次的反省与深思中,红色的信仰渐渐在我们的心中烙下印记,让我们更懂得奉献、责任和珍惜。

峥嵘岁月:血中淬火,笔下的革命风雷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 时来屹立扶明堂。 ”烽烟岁月,八角楼上,微黄的灯光下诞生了《井冈山的斗争》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两部革命著作。 而我们也穿上红军服、拿起长步枪、扛起弹药箱、寻找中草药、自做红军餐,试图通过“红军的一天”体验红军生活。 虽不及革命先辈万般艰辛之一二,但是,当我们站在黄洋界上向下眺望时,却充分体会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伟人风采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志存高远:个人、理想与国家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为祖国战斗过的罗援将军在“个人、理想与国家”的专题讲座上用其父亲、自己和女儿三代人的理想选择告诉我们:“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理想,但是每一代有志青年的理想必定是有关国家和人民的。 ”为此,将军给我们讲述了周恩来总理的生活常态,并且引用了赵朴初先生对总理的评价— ——“鞠躬尽瘁,死而未已。 ”这是周恩来精神,是让我们感佩的人生追求,也是让我们进步的不竭动力。

寤寐求之: 让信仰点亮人生
    我们没有经历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年代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建设年代,但我们身处“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深化改革新时代。 过去,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的慷慨文章,激荡了一代中国青年自觉地担起一个时代救国救民的重任。 而今,习主席“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的殷殷嘱托, 也应当让我们明白青年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一样,同在“远方”。
    5天的井冈山培训,我们共同学习,重走红色道路,感悟红色精神,深刻理解革命年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加明确和坚定了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发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理想指明方向,让信仰点亮人生,用行动铸就梦想,携手祖国,走进“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