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共唱黄梅戏版《我和我的祖国》

    师生共唱黄梅戏版《我和我的祖国》   本报讯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首爱国歌曲, 但你听过用黄梅戏腔调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吗? 在今年这场“青春为祖国歌唱”的拉歌接力中,安庆师范大学师生们将传统戏曲黄梅戏的腔调与现代爱国歌曲相结合,以独特的演唱形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祝福。   “在爱国歌曲中融入黄梅戏的元素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听起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安庆师范大学音乐黄梅剧艺术学院教师、 黄梅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7 版《红楼梦》史湘云的扮演者郭霄珍与学生共同演绎了黄梅戏版《我和我的祖国》。在参与拍摄活动之前, 郭霄珍刚刚结束在井冈山的革命教育学习活动, 对革命前辈为新中国的成立艰苦奋斗的经历感 触颇深。   “有了感情积淀和专业积累, 再唱爱国曲让我觉得非常振奋,深受感动”。 郭霄珍说,这次尝试不仅是一次献礼,也是对日常课堂教学的一次延伸。   音乐黄梅剧艺术学院院长孙来法介绍, 黄梅戏版《我和我的祖国》前后共经历了五次修改。“在各高校学生都在歌唱祖国之时, 用象征安庆地方文化的演唱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更具地域特色”。   除了用黄梅戏腔调改编的《我和我的祖国》,安庆师范大学的五百余名学生与教师共唱《长江之歌》,用气势磅礴的歌声向长江、向祖国深情告白。身穿统一服装的学生们在操场排成“70”的图案,寓意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 长江孕育了无数的中国文化。又因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长江之滨,安庆师范大学的学生歌唱长江,即是歌唱祖国”。 孙来法说,能够与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一起用同一种声音向祖国告白,他感到很荣幸,也很有纪念意义。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青年演员江李汇是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 2015 届毕业生,收到参与拉歌的邀请时,她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出差。 返程途中,不慎扭伤脚踝住进医院,因不想错失这次机会,她坚持缠着绷带参与了视频录制。 “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我感到很自豪”。   “衷心祝福我们的国家能够越来越强, 作为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在路上。 ”地理科学专业 2017 级(1)班学生蒋维被拉歌的氛围所感染,由衷地向祖国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胡雅丽)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   本报讯  7 月 8 日, 学校举行 2019 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 2020 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时珍,校党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长吴琼,校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苏本跃,校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长余精华,党委组织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三下乡”“创青春”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 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各学院团委负责人以及“三下乡”“创青春”活动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共 200 余人参加仪式。   汪时珍希望同学们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践行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他要求同学们要“修德明理”,在实践创新中坚定爱国主义情怀;要“修智敏学”,在实践创新中求真务实、知行合一;要“修行律己”,在实践创新中提升修养、甘于奉献。   在激昂嘹亮的歌声中,与会领导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实践团队,校级重点实践团队,“百校千支”思政课主题理论学习实践团队授旗。   启动仪式上, 美术学院团委负责人和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学生代表分别做了发言, 随后全体志愿者进行了庄严的宣誓。   今年我校组建了 “筑梦挑花” 非遗传承实践团、“追寻红色记忆”党史国史宣讲团、“语丝情”暑期普通话推广与调研团队、“艺路同行” 艺术支教团等 36支重点实践服务团队,20 支“思政理论课”主题社会实践专项团队, 各学院共组织 100 多支服务团队、300多个调研项目,紧紧围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的主题,奔赴各地,服务基层,创新创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文 / 学生通讯员 蔡梦莎 图 / 陈广)

  • 学校荣获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学校荣获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本报讯  7 月 21 日至 24 日,2019 年 “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 在西华师范大学举行,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陈刚、 杨树琛、 陆林组成的“梦想启航”团队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安庆师范大学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这是我校在该赛事上的又一突破。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度重视此次大赛, 来自全国 700 多所高校的 31000多支团队积极参加了此次大赛。 经过校内赛、大区赛、大区复赛、 全国半决赛的多重挑战,96 支精英团队晋级全国总决赛。 此前,我校选送的 10 支团队全部晋级全国半决赛,全国半决赛中 7 支团队获一等奖、2 支团队获二等奖,并有 2 支团队取得了行业第一的好成绩。 (张琴 梁培培)  

  • 学校18件作品获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学校18件作品获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本报讯  近日,2016-2018 年度 “安徽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校报选送的 2016-2018三年度 18 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 5 项、二等奖7 项、三等奖 4 项、优秀奖 2 项。   “安徽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由安徽省高校校报研究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各高校每年限报六项,涵盖消息、通讯、言论、版面、摄影、新媒体等六类。   据悉,2016-2018 年度全省共计报送 519 件作品参加评选,共计评选出获奖作品 349 件,其中一等奖 72件,二等奖 112 件,三等奖 165 件。 我校选送的 18 件作品均获奖项,获奖成绩位列安徽省本科高校前列。 (宣传部)

  • 学校代表队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校代表队在第四届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本报讯  8 月 5 日至 8 日,“天融信杯” 第四届(2019 年)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总决赛在烟台大学进行,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AC_ECDLP”团队(成员:许杰、李杰、吴名)荣获全国一等奖,陈逢林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这是我校代表队继 2017 年第二届荣获挑战赛全国三等奖和第三届华东赛区一等奖后, 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教司指导,教育部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本届赛事由烟台大学承办。 赛事以“展示数学魅力,发掘网安人才”为主题,本届赛事自 2019 年 1 月启动以来,共吸引了来自全国 6 大赛区超过 70 所高校的 253 支战队、700 余人报名参赛。 经过 6 大赛区的初赛和最终决 赛,最终来自安庆师范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 4 支团队夺得全国一等奖。(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学校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

    学校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   本报讯  8 月 7 日至 10 日,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河北唐山市举行,资源环境学院余世金教授指导,杨姣姣、袁沐、金丽媛、柴娜、刘晴晴、刘雨晴等 6 位同学完成的作品《安庆市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喜获一等奖,是此次比赛安徽省高校本科生作品中获得的唯一一等奖。 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自 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 已经成为高校能源与环境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创与实践赛事, 是安徽省大学生科技活动 A 类赛事。 此次比赛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华北理工大学等承办。 大赛组委会共收到了来自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93 所高校的 4102 件作品,经专家网评和会评,199 件作品进入决赛。 (汪瑜)

  • 学校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佳绩

    学校在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佳绩   本报讯  近日,2019 年第十三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安徽省赛区暨华东三赛区竞赛在安徽工业大学举行。 我校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2 支代表队参加了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其中 201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章新雯、 张秀亮、陈志安组成的“VICTOR 队”荣获一等奖,2016 级自动化学生汪浩、王明成、张志伟组成的“梦之蓝队”荣获得二等奖。   受大赛组委会邀请, 我校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还将派出由 2017 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高岩和 2018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杨文鑫组成的 “溯沿队” 直接参加 8 月 23 日至 27 日在辽宁科技大学举行的数控数字化双胞胎 - 虚拟调试赛项 (筹) 全国总决赛。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仿真学会联合主办。 (陈世军)

  • 学校在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历史最佳成绩

    学校在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历史最佳成绩   本报讯  8 月 8 日上午, 第五届中国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暨安徽省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合肥学院顺利落下帷幕,我校斩获 2 枚金牌,2 枚银牌、8 枚铜牌,创历史最佳成绩。   8 月 7 日至 8 日,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行了决赛。 我校参赛项目红叶团队的《红叶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和知耕鸟影视团队的《安徽知耕鸟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分别获得高校主赛道创意组、成长组金奖。 尚阅坊科技团队的《南京尚阅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馨梦创业团队的《大别山茶旅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分别获得高校主赛道初创组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银奖。   本届安徽省“互联网 +”大赛有 160 余所学校、近3.7 万个项目、约 15.5 万人次参赛,参赛人次比去年增加了 5 万多,竞争激烈。 (教务处)

  • 学校喜获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学校喜获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了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名单,我校名列其中。   近年来,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始终把创建文明校园摆在学校的重要位置, 特别是启动省级文明校园创建以来,学校上下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按照高校 文明校园“六好”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铸魂工程。 在思想道德、领导班子、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活动阵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得到认可。   学校获此殊荣, 是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 各部门协同一致、 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 学校将以此作为新起 点, 以更加扎实的工作, 努力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开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宣传部)

  • 数学建模团队荣获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数学建模团队荣获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总工会公布了今年的“工人先锋号”评选结果,安庆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团队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 荣誉称号。   安庆师范大学数学建模团队成立于 2003 年,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 逐渐发展壮大, 团队现由 30 余名指导老师组 成。 多年来团队秉承“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勇创佳绩”的优良作风,涌现出一批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同时也 获得多项荣誉: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多项,指导学生在历年的各级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国际一等奖, 国家一等奖 等多项。   校工会在“工人先锋号”推荐申报过程中,严格遵照推荐工作自下而上,优中选优,坚持条件,严格程序,充分发扬民主,接 受群众监督的总体要求,经过民主推荐、校教代会执委会审议、校内公示等程序, 最终推荐数学建模团队到省教科文卫体工会 审核、安徽省总工会评审。 (校工会)

  • 教授边打点滴边工作校长发朋友圈点赞

    教授边打点滴边工作校长发朋友圈点赞   本报讯  一名憔悴的中年人,打着吊水,紧蹙眉头,坐在医院的病床上修改稿件。 7 月 23 日,这一幕被前往医院探望的校长闵永新悄悄拍了下来。 他将照片放到朋友圈和学校的相关工作群里后,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纷纷点赞。   “这一幕让我感动:打着吊水,改着稿子。”闵永新在朋友圈这么评价。   照片里的人是《安庆师范大学学报》副主编徐希军,已经住院一个月。 期间,他曾多次悄悄返回学校和家中工作。 临近新一期学报出版, 他更是将稿件打印成纸质版, 拿到病床上进行校对。从教 35 年,徐希军用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影响了身边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   “由于长期的腹泻,导致我营养缺失和蛋白质偏低,引起了腹痛和腹胀。 ”一个月前,徐希军检查出了小肠水肿,按照院方 要求开始住院治疗。 期间为了完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四期的校对工作, 他曾在晚上悄悄回家处理稿件,第 二天在医生查房前赶回医院。   “这份工作暂时无人替代,不敢懈怠,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好在经过医生和专家们一个月悉心照 料,身体已基本恢复。”徐希军说。由于医院没有电脑,他便将第四期学报的稿件打印成纸质版,坐在病床上进行校对。   住院期间,徐希军收获了不少感动。“闵永新校长和汪时珍副校长十分关心学报工作, 也十分关心我的身体健康。 在我生 病住院期间, 校领导们和身边的同事都用不同的方式向我表示慰问,内心非常感动,很感谢他们这么关心我。 ”   1984 年, 从安徽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徐希军被分配至当时的安庆师范学院教授世界史和美国史。 2000 年,徐希军从历史系 调至学报编辑部,开始从事学术文章编辑工作。 2003 年至 2006年, 徐希军前往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博 士毕业后他返回安庆师范大学, 一边继续进行学报编辑工作,一边教授“史学论文写作”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等课程。   说到学报编辑工作,徐希军强调要“讲规矩、讲质量、讲节点”。 他说:“在编排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循出版的规范,选取 有质量的优秀稿件,按照初审、复审、终审,再到校对这几个节点,有条不紊地如期完成工作。 ”   “职责所在,不敢懈怠。”在工作过程中,徐希军反复强调这句话。 在 35 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是一位“严格”的老师,徐 希军说:“对待那些一心求学的学生, 我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就是希望他们能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成就自己。 ” (汪习习)